急急急,孕期便秘怎么辦?來,聽聽產科專家怎么說
便秘是孕期常見的癥狀,往往以單純性功能性便秘為主,常表現為排便困難、排便次數減少、便干、便少等癥狀。
大大的肚子里,
寶寶和便便,傻傻分不清楚,
許多準媽媽都有這樣的難言之隱,
今天,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。
準媽媽如廁解便時,往往擔心用力過度而傷及寶寶,所以都不敢太過用力。如何判斷是否便秘?
一是排便次數少,正常1-2天排一次,便秘時則2-3天甚至更久;
二是排便感覺異常,便秘時每次如廁都特別費力,排便困難;
三是便質異常,量少質硬,甚至狀如羊糞。
不過,身為孕婦,有點輕微便秘是正常的。
壹
為什么十個孕婦九個便秘?
孕期便秘高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孕激素作用:
孕激素水平升高,引起腸道平滑肌松弛,使腸道蠕動減少。
2.生理解剖因素:
隨著胎兒增大,子宮壓迫腸道,減少腸道蠕動。
3.生活方式改變:
1)鈣劑或鐵劑的應用;
2)飲食結構的改變: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熱量、精細類食物攝入量增加,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和機體消化不良;
3)運動減少:孕期身體活動量減少、臥床休息時間延長、久坐不動等因素。
4.情緒因素:
緊張、焦慮、抑郁等不良情緒會引起神經調節功能紊亂、交感神經系統興奮,出現胃腸蠕動減弱。
5.其它:
孕前便秘、妊娠期消化酶分泌減少、孕期肥胖、腸道菌群失調、藥物、住院等因素。
貳
會影響腹中的寶寶嗎?
一般便秘還不至于立即危及到胎兒,但是如果已是非常嚴重,可導致腸梗阻,引起直腸脫垂,并發早產,危及母嬰安全。
而且,話說寶寶老是和“這些東西”做鄰居,會影響心情吧。準媽媽還是不能忽視便秘問題啊。
叁
孕期便秘怎么辦?
便秘的危害可大可小,排便困難、疼痛等癥狀會給孕婦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,增加焦慮、緊張等不良情緒,是產后抑郁的重要因素。便秘嚴重的話,可能導致腸道梗阻,引發流產、早產等不良妊娠結局。
因孕期的特殊性,孕期便秘的治療首選調整飲食行為習慣等非藥物治療,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考慮藥物治療。
1.增加液體攝入量:
研究發現,在孕早期高液體攝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便秘,增加液體的攝入量可以起到松軟糞便、潤滑腸道的作用。一般推薦每天液體攝入量為1500ml~2000ml。
2.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:
輕中度便秘患者可在飲食中增加谷薯類、蔬菜、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,可增加大便頻率。另外膳食纖維的攝入需循序漸進,避免脹氣,推薦攝入量為25~30g/d。
3.運動:
孕早期和孕中期適當運動能夠減輕便秘癥狀,在無特殊情況下,一般建議孕婦每天進行30分鐘左右的適度運動,比如散步等運動方式,可改善腸道功能。
4.排便習慣:
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對緩解便秘也有一定作用,比如:
1)迅速回應排便沖動;
2)固定排便時間,一般建議在晨起或餐后2小時內嘗試排便,因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后最為活躍,每次大便時間最好不超過10min。
3)選擇安靜適宜的排便環境;
4)排便姿勢:孕婦多建議坐便,可降低肛門直腸角敏銳度,促進糞便進入肛管。
5.益生菌:
研究表明,孕期便秘患者的腸道菌群豐富度降低,腸道菌群結構發生顯著改變,有害菌增加,有益菌減少,提示腸道菌群失調可能與孕期便秘有關。
益生菌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,增加乳酸和短鏈脂肪酸的產生,降低腸道PH值,從而促進腸蠕動,縮短腸道轉運時間,有助于預防便秘,增加排便頻率,減少肛門梗阻感。
因此,孕期適當的補充益生菌可能對預防和緩解便秘有一定作用。
6.藥物治療:
當飲食和生活方式均不能緩解便秘癥狀時,通常會考慮藥物干預,適合孕期使用的通便藥常見的有乳果糖等。
肆
能使用瀉藥嗎?
很多準媽媽問,若通過改變自身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后,便秘問題仍無法改善,能使用瀉藥嗎?
一般情況下,孕婦盡量避免服用瀉藥,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藥。若多日不便或實在排便困難的情況下,可求助醫生。千萬不可自行服用瀉藥或任意使用開塞露,以免引起子宮過度收縮,增加流產的風險。到了妊娠末期,孕婦應禁用瀉藥。
放心吧,
注定要離開你的垃圾,
怎樣也留不住……